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许可

【专家观点】疏通供需循环关键堵点

时间:2022-07-22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年5月份以来消费数据有所向好。在经历3个月的负增长之后,我国消费需求正加快摆脱疫情影响,呈现出逐步改善的基本态势,市场生机不断恢复。消费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而言,一是重点商品消费态势向好。据乘用车联合会统计,6月1日至6月26日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27%,回暖势头迅猛。二是遭受疫情冲击最为直接的服务消费加快恢复。从餐饮消费来看,北京、上海等地大部分餐饮企业恢复堂食,截至6月下旬,北京线下堂食消费已基本恢复至暂停前的日均水平;从文娱消费看,6月份电影票房同比跌幅持续收窄,全国影院营业率回升至80%以上;从旅游消费而言,去哪儿数据显示,6月份本地旅游、周边旅游、乡村旅游、跨省旅游相比上月同期均出现两位数增长。

  进一步来讲,居民消费回暖得益于前期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问题有所改善。首先,消费场景的加速恢复减少了“无处消费”问题。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线下店铺大面积关停现象明显改善,而旅游等严重依赖线下场景的行业消费疲软态势,将迎来再度重启的机会。

  其次,“无力消费”状况得以减轻。通过千方百计开拓岗位、做好服务,减少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的市场摩擦,重点群体就业难问题获得一定程度的解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上月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较上月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时,随着疫情逐步平稳,前期受影响较大的小成本经营性活动开始恢复。

  最后,信心预期趋稳缓解了“无心消费”。随着应对疫情方式更加成熟以及稳住经济大盘等一系列政策发力,居民对未来预期担忧加重的趋势有所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至86.8,其中消费者预期指数回升至87.7。

  消费是内需增长的终极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枢纽,是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的关键节点。展望下半年,消费保持恢复态势具备良好条件。一方面,政策效应加速显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等促消费政策加快落地落实,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推动消费恢复的举措不断,将持续推动消费信心恢复,进一步巩固提升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升级会激发新需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提高消费便利化程度,持续促进消费环境升级,特别是加速开拓农村市场。同时,经营压力可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线上线下、商品服务融合,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从而推动消费活力的加速回升。

  (作者:邹蕴涵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来源: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207/t20220720_13310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