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标准

黔东南州:瞄准四个关键点 全力推动“桥头堡”融湾加速度

时间:2022-12-09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围绕“四区”战略定位,按照“短期快速见效,长期久久为功”和做好“人、产、物”三篇文章的要求,以“对接融入、服务保障、全面提升”为总抓手,依托黔东南州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围绕实施“十大工程”,瞄准抓产业、建基地、建园区、引项目四个关键点实现重点突破,全力推动“桥头堡”融湾加速度。

  

  

  8月18日,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动工仪式

  抓产业强支撑,产业结构更优

  一是优化传统产业。稳住玻璃、钡化工、木材、白酒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盘,抓好工业经济的主体,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截至9月,全州玻璃产业规上企业6户,完成工业产值8.3亿元,同期增长232%。钡化工产业全口径企业13户,累计实现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20%。

  二是壮大支柱产业。围绕健康医药、基础材料、电池材料、装备制造业,积极开展建链、强链工作,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1-8月,全州基础材料产业企业纳入统计的有55户。全口径企业累计实现产值89.2亿元,同比增长32.9%,产值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115亿元的77.6%。

  三是培育新兴产业。紧盯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机遇,重点培育数字经济、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1-9月,全州在库规上工业企业351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2%;全州在库工业投资项目267个,同比增长18%;培育上规入统工业企业23户。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建基地强龙头,企业带动更强

  一是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州基地全面推进“宜机化”改造,对基地内原有荒地、滩涂、违建、田坎等进行整治,打破过去“碎片化”状况,农田地块实现“化零为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是深入推进东西协作建设基地。借力东西部协作,积极推动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2022年以前,获得“菜篮子”基地认证企业5家。2022年以来,“菜篮子”、花卉、食药同源中药材、油茶、林特产品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推荐认证28家,落实认证奖补资金30万元,黔东南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成功被列为全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承检机构名单。

  三是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全方位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围绕大湾区市场需求,建设农产品基地,直供大湾区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市场对接,畅通供销“机制链”。今年以来,新增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456家,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66家。四是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苗侗山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目前,新增“苗侗山珍”协会会员16家,共148家,授权“苗侗山珍”门店新增9家,共22家,授权“苗侗山珍”产品新增14款,共30款。

  建园区强载体,服务保障更全

  一是抓好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保障。坚持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保障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通过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在道路、供气、供水、供电、移动网络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有效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为项目入驻顺利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通过制定完善服务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协调生产要素,助推企业技术改造,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使企业释放强大活力。截至目前,全州园区均实现“七通一平”,其中:园区道路、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分别建成360.54公里、471.12公里、679.91公里。高新区、炉碧园区、台江园区等3个园区实现长输管道燃气直供。建成投运污水处理设施19个,建成标准厂房522.09万平方米,利用率达92.61%。

  二是狠抓园区主导产业培育。制定印发《黔东南州开发区(园区)主导产业企业认定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将园区主导产业发展纳入2022年度全州新型工业化考评,对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实行一季一通报,并按期开展成效评估。2022年1-8月,园区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户,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07%。完成工业总产值75.71亿元,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9%。

  三是夯实开发区发展基础。推动炉碧、岑巩经开区获批全省经开区开放型经济培育对象,炉碧经开区纳入国家级培育对象,分别获省商务厅100万元、13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黎平经开区木材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共获专项债4.67亿元。为黎平经开区木材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到1352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榕江、天柱园区升格省级经开区已完成省级评估,省商务厅近期将根据评估报告确定升格对象。今年1-8月份,全州开发区外贸进出口实现4.2亿元,占全州进出口总额超80%。

  四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全面提升“贵人服务”黔东南品牌。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一批行政审批的“单项冠军”和服务市场主体服务的“特色品牌”。举办了“黔东南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为658个招商项目解决困难问题293个,全州20余个州直部门为690余家企业开展了暖心服务行动。

  引项目强发展,内生动力更足

  一是盯紧目标精准招商。全州各部门家居制造、中药材加工、玻璃建材、酸汤生产、预制菜等具体目标领域的企业或项目,实施“点招”,瞄准500强企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央企、国企,找准目标企业,突出招大引强。同时,借助央企招商、民企招商、贵洽会等省级活动平台,开展小分队招商对接,实施引优引强攻坚行动,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性、专业性、成功率。

  二突出核心区域集群招商。抢抓省政府支持黔东南州建设“桥头堡”政策,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扎实开展产业集群招商。结合黔东南州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找准对外合作切入点,重点引进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三是强化园区主导产业招商。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招商主阵地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及现有企业配链、补链需求开展招商。今年1-9月,全州共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95个,合同约定投资金额445.01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313.81亿元(含续建项目),引进优强企业182家。

  


原文链接:http://fgw.guizhou.gov.cn/fggz/sxdt/202210/t20221025_768643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