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行业

黄南州以“五个坚持”构建对口援青新格局

时间:2022-12-24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今年以来,黄南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支援各项部署要求,积极搭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广渠道的对口支援平台,推动形成了以干部人才为龙头,以项目建设、经贸合作为载体,以交流交融、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对口支援工作新格局。

  一、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涉藏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坚决完成党中央和省委赋予的政治任务,围绕增强“输血”与“造血”两大功能,主动做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工作热情不减、重视程度不减、推进力度不减,提升了黄南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实施“石榴籽”计划,推进津青两地党政层面考察互访、经贸领域互惠合作、多领域交流走亲。开展津青两地共画“同心圆”、青少年同上思政课,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2022年开展各类交流交往交融活动11批次,交流互访人员近200余人次。推动“党报进黄南基层”“坐着地铁游黄南”等40余个子项目活动,组织优秀青少年、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走出去,参与国情教育、经验交流、学习体验等活动,促进津青两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准确把握对口支援工作定位,紧抓对口支援政策机遇,精心谋划编制对口援青“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对口支援项目计划。初步筛选确定对口支援项目65项,其中95%以上为承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项目。适时开展两轮对口支援项目库储备更新,累计建库储备对口支援项目62个,总投资2.32亿元,并进行动态统筹管理,按照效益分析和轻重缓急逐步安排计划外援助资金分批实施。

  四、始终坚持改善民生。始终把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等民生短板摆在优先位置,严格落实“两个百分之八十”的政策要求,坚持对口支援项目资金向民生和基层倾斜。今年共投入援青资金1.71亿元,实施项目64个,项目开复工率、资金拨付率均达100%。实施“村村通”“补短板”以及饮污水升级等一批基层民生工程,创造性打造了“双向办班”“天路计划”“津青产业人才联盟”等特色品牌,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式、全覆盖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央企华能集团和中石化全年投入帮扶资金2470万元,实施基层党建、特色产业、乡土人才和公益助学等各类助推乡村振兴项目14项。

  五、始终坚持引育并重。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和“第一需求”,突出人才帮扶和智力援助的重要作用,引入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95人。实施“雏鹰计划”,选拔100名年轻教师,在津集中培训和跟岗锻炼。组织200余名教师到津参加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教育援助双向异地办班规模,天津“黄南班”在校生规模达到430人,黄南“天津班”在校生规模达到150人。同时,黄南州职校与天津农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等签订帮扶协议,编制《黄南州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212/t20221219_832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