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构建南繁及深海产业发展新格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之一。2022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三亚市委市政府和相关省级部门的支持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扎实推进产业培优,主要经济指标上扬,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实现税收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R&D经费投入约1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同比增长19%;新增注册企业2210家;初步形成以国家级科创平台为核心、优质科研资源和多元创新主体加速集聚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服务国家重大科研战略和全省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自贸港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平台建设、试剂耗材、科研用田、物业服务到科研人员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系统做好服务支撑,种子创新研究院科研楼如期竣工,精准设计育种中心等公共科研平台建成投用,顺利保障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围绕海洋实验室海南基地挂牌创建,全力推进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保障25000平方米过渡空间;完成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项目建设的50%,科考船泊位桩基施工已全部完工。积极推动合肥实验室海南量子基地在遥感产业园落地建设,完成三亚数学和物理国际研究院注册设立,协同开展量子基地等工作。
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建设种业科技创新平台
以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为核心,高标准打造开放共享的种业科技创新平台集群。加快建设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等项目,已基本完成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非人灵长类种质资源与模型研发中心、种业创新中心、离岸科研综合楼、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确权交换中心等科研基础设施和关键共性平台建设。全面建成投用5040亩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陆续进驻中国农科院、中种集团、大北农等24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引进国家级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三亚南山热带优异果蔬资源保护基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合作平台、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
系统谋划产业项目,推动深海科学研究体系化发展
深化“一城一港”一体化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三亚崖州湾研发基地等创新载体;浙江大学(海南)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已实现全面封顶;中科院深海所南海深海科考实验研究与保障平台项目已启动场地征拆。加快南海立体观测网、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等智慧海洋项目建设;联合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启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南海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产业创新平台、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研发平台等重大项目开工;全年完成南山港常规航次科考船服务222航次。
壮大市场主体,加快构建南繁及深海产业新发展格局
聚焦主导产业精准招商,推动北大荒垦丰种业、山西新科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一批南繁种业、深海科技领域头部企业入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双创中心、海南省生物育种双创中心、深海装备产业园(二期)等产业项目落地。积极搭建基因编辑技术公共平台,加快推动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落地,探索培育种业CRO产业,引入舜丰生物、华大基因、未米生物科技、海南农乐等企业,提供基于生物育种技术的委托育种、遗传改良、分子检测和田间管理、种植等CRO服务。聚焦发展“深蓝”特色产业,三亚深海化合物资源中心已吸引30家生态圈创新创业高科技企业注册。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已引进高水平孵化器、高质量基金,首批包含种子创新、知识产权等领域的48家企业正式入驻。引进大北农科技孵化器,开展对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公司的孵化培育与加速工作。崖州湾国际南繁科技创新基金、南繁育种产业投资基金两支种业单一方向产业基金落地科技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2022年新增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新增2个院士创新团队;目前已有34名院士落地科技城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工作,设立8个院士团队创新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7个创新团队入驻科技城。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实体化运行,组织首个“深海深渊科考与装备海试共享航次”,推进深海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深海科研平台运行管理。积极对接中科院深海所,推动崖州湾载人深潜工程实验室、深海照明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投入使用,世界首台大体积深海低温超高压模拟装置完成调试并通过现场技术验收。“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先后正式入驻科技城,并在南海1500米水深区域首次开展两台载人潜水器联合作业。引入海南大学南繁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达成入驻意向。科技城全年专利授权量549件。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能力,激发“双创”活力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功能性平台搭建,统筹保障三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常态化运营,首件种业领域快速预审发明专利仅57天获授权。积极推进海南自贸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办事窗口落地科技城。挂牌成立海南首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搭建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崖州湾分中心,健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成多项种业知识产权“首单”业务,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落地全国首单植物新品种权被侵权损失专属保险业务。新锐恒丰(海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海南省首单植物新品种质押融资贷款业务。崖州湾育种材料存证与惠益分享平台上线,探索实践“育种材料第三方存证”“育种材料惠益分享”等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
健全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促进营商环境良好发展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成功入选首批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试点区域。落地自贸港首单以事业单位为享惠主体的“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科技城内7家事业单位和14家企业主体获得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资质,顺利进口数百批“零关税”设备。深入落实帮办代办服务制度,实现新开办企业“照、章、册”一窗通领。出台全省首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承诺备案制实施办法》,环评审批办结时限由60天缩短至1个工作日。印发《三亚崖州湾科技管理局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主题式”审批若干措施(试行)》,将串联事项改为并联办理,审批提速50%以上。出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政务服务事项“秒批”实施方案》,纳进“秒批”审核服务事项60个。针对部分审批流程简单、承诺办理时限相对较短的事项,最长审批时长不超过24小时。形成数字化服务中心平台运行机制,数字化服务中心共计受理工单诉求事项11877件,办结11826件,办结率99.57%,办结时限2.09天。
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部署,在2023年这一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过渡年,省发展改革委将依托全省省级园区发展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会同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打造自贸港科创高地为奋斗目标,以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和推动深海科技创新为核心任务,突出园区特色,坚持科技立城、产业兴城并重,推动产研互促、深化产城融合,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切实抓好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蹄疾步稳打造高能级南繁种业、深海科技产业集聚高地,脚踏实地服务“国之大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