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我州旅游行业强势复苏,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旅游旺季准备工作水平,海北州提前谋划,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在创新旅游发展上做文章,在优化旅游产品体系上创特色,在完善公共服务要素上出实招,在提升旅游环境质量下功夫,勠力同心,积极备战、全面迎战、全力应战旅游旺季。
(一)高位推动,让旅游更舒心。一是以专班模式推动专项行动见行见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召开海北州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推进会,研究部署环境综合整治和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制定印发《海北州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着力解决“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点堵点问题,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工作专班牵头、各级部门各司其职,涉旅企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州委工作群,每天动态更新和公开公示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通过“晒做法、赛成效”工作法,激励和督促各单位履职尽责。二是以规划引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州县两级党委、政府对环湖北岸6个特许经营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先后制定《刚察县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发展规划》《海晏县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发展规划》及建设方案,以科普展示野生动物、开展生态研学教育为主线打造普氏原羚特护区和泉吉湟鱼洄游观测点;以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湖祭海为重点,打造圣泉体验区;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体验、民俗文化展示为主题,打造伊克乌兰乡民俗文化展示区;以观金沙碧湖连一线的奇幻优美景色,打造金沙湾“观景点”;以生动展现“两山理论”成果、开展治沙研学体验为内容,打造克土望绿亭治沙示范区。将独特的自然景观、稀缺野生动物资源和浓郁人文文化充分展现,打造环湖特色观景点,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工作中力争上游。三是以实战演练提升旅游旺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祁连县发生6.8级地震为背景,组织开展“青海祁连·2023”紧急疏散演练,设置卓尔山景区人员疏散等3个自然灾害紧急避险科目和牛心山森林火灾紧急疏散科目,突出预警“叫醒叫应”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以紧急避险、疏散转移、安置保障、人员搜救、航空救援为内容,24个政企单位2900余人参加演练,全面检验并有效提升了全州各级部门的应急处突能力。
(二)多元供给,让旅游更开心。一是围绕特色开发旅游线路。依托祁连山和青海湖两大国家公园生态底色和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红色本色,挖掘达玉部落、阿柔部落、托茂部落、华热部落等民族文化突出特色,新推出“丝绸之路”四日游、最美227线“河西走廊”体验游、“观田野风光·赏乡村风情·品农家风味”河清海晏一日游、“上去达坂望门源”“60秒瞰门源”“出游正当时·门源等你来”等精品旅游线路,线上推出“这么近、那么美,欢迎到海北”“大美青海・梦幻海北向您发出诚挚邀请”等文旅宣传视频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攻略。二是围绕州庆开展文旅活动。以庆祝海北州建政70周年为契机,深层次策划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暨观鱼放生节、青海·门源油菜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祁连山草原风情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首届海北州生态露营季(露营产品展销+体验)大会等品牌节庆活动,举办“祁连有礼 乐享游趣’祁之恋”系列文创产品发布会,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入挖掘赛马、徒步、自行车、射箭四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及同宝山生态旅游暨红色研学基地、青海湖等优势资源开展56项“州庆年”系列活动,持续性引客入州。三是围绕烟火气息开发夜间经济。调研制定《海北州关于文化旅游行业夜间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从繁荣夜间商业活动、推出夜间休闲旅游活动、丰富夜间文化体验、发展夜间特色餐饮、打造夜间康体空间、促进夜间线上消费六方面入手,提升游客夜间游玩体验,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
(三)贴心服务,让旅游更省心。一是紧盯项目落实,提升旅游硬件设施服务水平。以正在落实的环湖北岸6个特许经营点项目、祁连阿咪东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门源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综合性非遗馆建设项目、海晏县海东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项目、刚察县哈尔盖镇塘渠村产业配套建设项目等为重点,积极对接建设需求,实时召开现场推进办公会,着力优化各旅游景区景点硬件设施,提升配套服务能力。二是紧盯人才培养,增强旅游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医”各领域服务标准,加强督导培训,先后举办海北州文化旅游人才培训班、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岗位培训班、青海湖示范区旅游住宿企业骨干培训班、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班等;组织乡村旅游工作业务骨干及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从业人员参加省级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赴贵州开展乡村旅游精准交流培训;组织人员参加2023年全省红色旅游讲解员培训,赴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武威市西夏博物馆考察学习,切实提高业务人员的从业水平。三是紧盯岗位需求,解决涉旅主体用工难题。组织工作专班,深入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农家乐等调查摸排旅游旺季各类住宿、餐饮、旅游行业用工需要,收集岗位信息,建立岗位需求清单,支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到海北旅游行业就地就近就业,切实帮助旅游、餐饮类用工主体解决用工难题。四是创新派驻服务,打造优质旅游环境。持续挖掘今年“五一”期间州县文旅系统派员驻点的成功经验,提前谋划在景区、乡村旅游接待点、星级饭店、自驾车旅游营地等地设置旅游服务点,派驻工作人员开展接待分流、信息咨询、线路推荐、资源介绍、车辆疏导、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为广大游客营造温馨、文明、绿色的旅游环境。
(四)规范管理,让旅游更安心。一是大范围整治,优化旅游市场。扎实开展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和环湖北岸规范整治“回头看”工作,成立分片包县工作和综合执法巡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专班。各州级领导亲自带队,下沉四县涉旅单位、企业、商铺、项目施工现场等,检查备战旅游旺季值班值守、规范运营、服务保障、安全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从压实责任、强化保障、提升服务、优化环境、守好安全、丰富供给、做好推介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确保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二是全天候巡查,杜绝旅游乱象。针对环湖北岸6个观景点管理难的问题,派出巡查队伍全天候开展巡查,采取宣传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方式疏导过往游客,倡导群众签订《环湖北岸旅游市场规范整治承诺书》,有效防范我州出现私设“景点”和利用牧道收费、破坏翻越护栏等问题。三是常态化执法,压实主体责任。印发《2023年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公安、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文旅、卫健、应急、林草、市监、消防10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强化涉旅重点领域监管,突击检查经营主体的资质证照、食品安全、特种设备、计量器具、卫生防疫、服务标准、消费价格、安全生产、突发情况处置等,第一时间约谈问题企业,形成整改责任清单,压实责任形成闭环,严厉打击掺假售假、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购物欺诈、强买强卖、不正当竞争等各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全力提升海北整体旅游形象。四是创新性试点,营造良好氛围。以门源县为试点,开展文旅行业餐饮单位“红黑榜”及“特色美食推荐店”评定活动,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方式,对青石嘴镇50家餐饮单位进行实绩考核,评定出“红榜”经营户3家、“黑榜”经营户2家、“特色美食推荐店”6家,并予以授牌,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