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西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措施,主要就业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州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截至6月底,全州城镇新增就业8809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6.78万人次,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8303人次,分别完成省定年度目标任务1.25万人、8万人次和1.1万人次的70.47%、84.69%、75.48%;城镇登记失业率1.19%,总体控制在省定目标3.5%以内,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2.43%,高于省定目标5.43个百分点。
一、着力强化政策支撑。全面落实《海西州贯彻落实〈青海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实施方案》《海西州“抢抓机遇促发展”就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制定印发《海西州2023年就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高质量完成年度就业各项目标任务6个方面27项具体工作任务。同时,严格对照年度就业目标任务分工实行月分析、季总结,及时研判就业形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分类指导,统筹调度,全力推动产业、企业、就业、创业“四业”联动,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二、着力稳定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全州共为3590余家企业减负3450万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4.2万元、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5.25万元,失业保险金420.60万元,失业补助金358.39万元,为7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2万元。根据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有关要求,从2023年2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金标准统一调整到每人每月1692元。落实社保费代缴政策,确保致贫返贫人员、重度残疾人、低保、特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应代尽代。
三、着力保障企业用工。制定印发《海西州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工作方案》,通过健全完善协调联络机制、加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建立企业动态监测机制、积极培育企业技能人才等举措,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稳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建立健全企业用工台账,完善缺工企业动态监控制度,实施定期监测、动态管理,对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解决用工问题。截至目前,全州建立重点用工企业清单共92户,解决用工1246人。其中,为5户省级重点调度企业解决用工659人,完成上半年省定州内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任务595人的110.76%。
四、着力推动转移就业。与省内外劳动力富集地区形成长期固定劳务协作关系,建立“订单式”“定向式”劳务输转模式,促进农牧区劳动力就地就近和跨区域就业增收。大力宣传推介“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采取搭建劳务供需平台、开展劳务协作对接、培养发展劳务经纪人队伍等多项政策措施,让“海西枸杞采摘”劳务品牌成为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2023年预计全州枸杞采摘劳务用工需求达6.8万人次。依托浙江对口支援海西和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帮扶机制,主动加强与浙江省援青机构的沟通交流,深化就业服务互助、岗位信息互通、人力资源互补等务实举措,深层次、多维度开展劳务协作,促进全州农牧区劳动力161人实现赴对口支援浙江省转移就业,完成州定年度目标任务200人的80.50%。
五、着力促进高校生就业。有针对性地搭建平台向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开展各类招聘活动80场次,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意向性协议644人。2022年以来共为811名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81.1万元,发放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652.1万元。加大就业见习宣传力度,抓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搭建就业见习供需平台,全州共设立就业见习基地30家,上半年募集就业见习岗位61个,安排9名青年开展就业见习。自去年7月份以来,全州登记报到2022届高校毕业生1862名,已实现就业1721人。
六、着力提升技能素质。聚焦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结合培训需求调查,采用“培训机构+劳务中介+就业企业”的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完成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8383人次,完成全年省定目标任务1.1万人次的76.21%,发放培训补贴资金229.49万元。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式,鼓励企业对新招录人员和转岗人员积极参加新型学徒培训,加快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截至目前,共组织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75人。在青海能源鱼卡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设立“金蓝领”技能人才工作室,以师带徒方式拓宽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渠道。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