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行业

海北州刚察县:聚力构建种养结合新模式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3-08-13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近年来,海北州刚察县始终坚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有机绿色循环种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努力打造优质人工饲草生产基地,做优做精有机养殖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引、繁、推”一体化发展,集成示范优质饲草“种、收、贮、用”实用技术,全力推动全县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引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刚察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93万亩,其中饲草(燕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以上,年产饲草(折干草)6500吨以上。通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编制完成《刚察县万亩饲草生产基地建设方案(2023年—2025年)》,依托哈尔盖镇贡公麻村,压秀麻村等地耕地资源,建立饲草种植核心示范区0.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万亩饲草种植,并整合村集体、农垦企业、专业合作社资源要素,在黄玉农垦有限责任公司、贡公麻村,压秀麻村、高原型藏羊良种繁育基地等地集中建设完善饲草青贮、储存、加工等基础设施设备,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生产,逐步实现饲草良种化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行。

  粮草兼顾,深挖作物增产潜力。加强与省、州农牧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交流,积极引进青稞昆仑18号、北青13号、油菜青油21号等粮草双高早熟品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促进秸秆生物产量大幅提升,初步遴选适宜的双高型早熟粮油新优品种(系)6个;青稞新品种(系)最高亩产超过800斤,创下刚察地区青稞单产历史最高纪录;油菜新品种(系)最高亩产达320斤,秸秆可收集量平均达到280公斤/亩以上;积极引进青甜1号等燕麦高产饲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鲜草平均亩产达1.8吨,进一步释放了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一批适宜在我县种植的新优品种(系)逐渐得到群众认可,改变了我县农作物后续良种资源不足的局面,充分发挥品种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基础作用。

  技术示范,强化科技支持保障。积极探索冷凉气候条件下禾豆饲草混播(间作)种植技术,形成高产量、高蛋白、高地力的“三高”型优质青饲草种植技术体系,为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近三年累计完成燕麦蚕豆混播(间作)技术应用示范面积3000亩。混播(间作)饲草产量比传统燕麦饲草增产50kg/亩以上,饲草蛋白质含量从7%左右提高到10%以上。加快推动草畜联动、农牧耦合、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开展的燕麦青海444品种繁种试验取得成功,亩产突破200公斤,改变了刚察无燕麦良种繁育的现状,开展青稞蚕豆间作及青稞豌豆混播等试验,在促进青稞粮饲兼用和提高饲草蛋白质方面做了实践探索,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产业兴农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

  综合利用,推进生产高质高效。大力推进饲草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和“粮改饲”技术示范,集成推广青饲料收获、青贮裹包、干草打捆等机械化技术、生产工艺以及配套机具技术,形成了青贮鲜草、青干草、精饲料原材料等多种饲草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养殖需求。目前,饲草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76%,每年完成粮改饲面积0.1万亩以上。并将青稞、油菜等秸秆全部通过机械打捆利用,成为冬季补饲的重要来源,回收后通过秋留低茬免耕补饲二次利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从源头杜绝了露天焚烧等农业面源污染,粮油草生产→秸秆饲料化利用→畜粪处理与有机肥利用加工→耕地地力提升→粮油草生产的农牧耦合循环模式日趋成熟。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308/t20230810_850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