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行业

黄南州精准帮扶托起就业梦津青携手共育一家亲

时间:2023-08-27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近年来,天津黄南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精神,在创新实践中聚力、在服务大局中作为。2019年,首次启动天津事业单位招聘黄南籍毕业生工作,在青海人社系统开启事业编制跨省定向招聘的先河。2020年,首批8名黄南高校毕业生赴津成功“上岸”,播撒下民族团结进步、互融共进的“种子”。2022年,两地人社部门建立每年招聘10名黄南籍毕业生的常态化机制。2023年,招聘计划扩容至20个,招聘条件更优越、岗位更丰富、范围更广泛,以定向招聘助力精准就业的“小切口”,打开人社领域支援帮扶工作的“大格局”。近日通过举办2023年黄南籍高校毕业生赴津就业欢送活动,30名学生远赴天津就职,开启人生美好未来。

  高度重视、倾心协调,脚踏实地夯基础。围绕“精准问需、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就业”的目标,把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纳入全年工作重点。结合州情民意,探索提出本州高校毕业生参加天津事业单位招考的工作设想,并成立工作专班,定期研究、积极推进。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积极回应、迅速行动,竭尽全力向天津市人社局争取政策认可,天津援青指挥部和黄南州对口支援办等部门大力配合,2019年,天津滨海新区事业单位面向黄南籍建档立卡贫困生开展招考,助力贫困群体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双方将此事项列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帮扶黄南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合作协议》,通过互访、交流、来电、致函等多种形式加强协作,推动形成长效机制,成为津青促进交流交往交融的具体实践和生动写照。

  深化协作、倾力对接,汇聚众力抓落实。近年来,在天津市合作交流办、天津援青指挥部等多方持续推动下,2023年黄南州组织人员专程赴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协商定向招聘事宜,为本州高校毕业生争取更多优质岗位和就业机会。经过两地人社部门不懈努力,招聘计划由原每年10个扩增至20个,招聘条件由原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放宽至近3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由原街道办岗位扩展至城管委、民政局、交通运输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镇政府等主管的事业单位管理岗和专技岗,实现全方位升级加力。黄南州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电视、广播等渠道大力宣传,引导更多黄南籍毕业生抢抓机遇报考,做走出高原大山、逐梦他乡的新时代黄南人,形成“组团式”赴津就业新模式,激发产生“一人带动一群、一群影响全州”的效果。同时,黄南州人社局、州人事考试服务中心全力、全速、全程推进考试工作,积极衔接天津政策,与省人社厅和省人事考试中心密切对接,严把发布公告、解答咨询、资格审核、考试组织等各环节的标准关、流程关、质量关,顺利实现考试的本地化“部署”和全过程成功“着陆”。

  传递温暖、倾情保障,共同携手筑幸福。把做好定向招聘人员的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采取送人到岗、专员衔接、定期问候、走访看望等一系列举措确保毕业生留津安心工作。指定一名副局长和一名天津援青干部衔接黄南毕业生在津工作、生活等事宜,定期问候、回访跟踪,了解人员在津动态。组织人员赴津看望黄南籍毕业生代表,察看工作环境、向所在单位了解其工作表现,此事被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报道,暖心之举还收获毕业生家属赠送的“千里赴津送钥匙 滨城履职创佳绩”锦旗。同时,天津滨海新区人社局积极协调接收单位做好食宿保障、开展岗前培训、介绍天津情况,帮助身处异乡的毕业生尽快适应环境。此外,天津滨海新区人社局开设“绿色通道”,承诺随时可为符合非天津生源引进政策条件的人员办理进津落户手续,并多次就定向招聘黄南籍毕业生到津工作、生活和个人发展等事项与黄南州人社局面对面交流探讨,共同解决后顾之忧。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308/t20230825_851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