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行业

新能源产业为格尔木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时间:2023-09-03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近年来,格尔木因天然风场、充盈光热,成为清洁能源蓬勃发展的“天选之地”。走进格尔木东出口光伏产业园区,113组光能方阵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的戈壁滩上,尽情让阳光照射,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换成为清洁能源送往各大电网。方圆6400亩范围内,4000余面定日镜以同心圆层层环绕在高达188.1米的吸热塔周围,如同熊熊燃烧的隐型火炬屹立在园区,场面蔚为壮观。

  中国绿发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坐落在格尔木光伏产业园区,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包括20万千瓦光伏项目、40万千瓦风电项目、5万千瓦光热项目及5万千瓦储能项目,项目年发电量约12.6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0.15万吨,是世界上首个集风光热储调荷于一体的多能互补科技创新项目。

  据悉,该工程以光伏、风电为主要输出电源,光热、储能电站联合调节,白天积蓄发电、热量,在光伏、风力发电低谷期,以热能、电池储能发电作为重要补充,广泛应用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构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智能调控系统,建成高效快捷、互联互动、信息共享的综合能源服务供需平台,使多种能源深度融合,达到“1+1>2”的效果,有效改善风电和光伏不稳定、不可调的缺陷,解决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电力输出的不平衡问题,提高电能稳定性,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解决当前阻碍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技术难题,促进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利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摆脱化石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完全供给,为能源革命提供了一个“中国绿发样本”。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的“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能源革命示范省”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创新思路,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土地等资源,积极融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清洁能源综合开发规模明显扩大,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新能源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581.8万千瓦,占全州新能源装机容量的43.85%。2022年全市累计发电量71.02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发电量9.3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量44.49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9.31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7.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供电量51.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为青海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能源革命示范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按照“风光水火储”“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建设目标,以新能源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创建智慧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城市为抓手,以新能源规模化开发为重点,着力改善优化能源结构,夯实能源安全发展基础,提升能源协调发展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经济环保、多能互补、智能互联”的现代综合智慧能源体系。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入手,为青海省“创建能源革命示范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做出格尔木贡献。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309/t20230901_852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