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柴旦立足地区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持续简政放权,落实惠企政策,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务服务能力、助企纾困能力,让企业、群众办事实现“减”上更“简”,“变”中更“便”,不断助推地区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发行动方案,强化组织统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按照“管行业就要管信用、管业务就要管信用”原则,建立健全重点领域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常态化,实现对企业“一次抽查、全面体检”,提高重点领域监管的精准性、协同性和规范化水平。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等方式,有序开展信用信息目录梳理和数据对接统计工作。截至目前,在成品油、粮食、再生资源等领域开展监督检查40次,发现问题隐患49项并全部整改完毕。全区共录入信用信息数据7541条,双公示数据1822条;录入“五类”行政管理信息4763条,其中行政监督检查739条、行政确认3878条。三是持续推进工业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财政资金的鼓励、引导、带动作用,组织区内5家工业企业申报青海省2023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11家企业申报2023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截至目前,下达2023年第一批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专项资金52万元,2023年第一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96万元。
二、持续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一是整合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窗口5个,综合窗口1个,各窗口相关单位落实每单位一账号,新配备工作人员2名。同时,按照省、州要求,详细梳理“一件事一次办”窗口配置事项46条,同步推进线上线下办事责任分工,确保线上、线下有人接件、有人受理、有人反馈;梳理“一件事”套餐19项,并在青海省政务服务网站完成公开。截至目前,共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7184件。二是把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作为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行委社会保险服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系统与青海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青海政务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行委政务服务中心入驻单位25家,设置窗口32个,梳理政务服务事项552项,除特殊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入驻率100%,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4%。截至目前,办理政务服务事项30718件,同比增长24%。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大便利,努力实现企业、群众无需提供额外的办事材料证明,仅凭“有效身份证”就能办事、办成事的良好政务服务环境。截至目前,协调各部门梳理“一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0项,内容涉及人社、烟草、不动产等方面,涵盖灵活就业人员申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内容。
三、落实惠企政策,提升助企纾困能力。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减税降费、让利减息等纾困惠企政策,全面规范涉企收费,建立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截至目前,落实减税降费1897.67万元。二是扎实开展金融业“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对接,从减免贷款利息、降低贷款利率、优惠服务类收费等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各项政策扶持,目前,全区5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发放各类贷款11756.5万元。三是制定《大柴旦行委2021—2022年度保运行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分配方案》《大柴旦行委2021—2022年度保运行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激励补助名单》《大柴旦行委2022年度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奖补名单》,积极争取国家、省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融资的政策性补助。截至目前,发放保增稳产220万奖补资金。四是以企业信用修复“暖企”为牵引,以善意文明执行“护企”为支撑,建立常态化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发布全省首份《关于企业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执行阶段根据企业发展态势,及时修复失信被执行企业信用,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