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舆情

未来住房会有哪些变化

时间:2020-01-17 作者: 来源:

  如今,时代在不断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跟着不断上升,因此,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很久以前的茅草房,到瓦砖房,到现在的电梯房,无一不展现着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过,电梯房并不是人们最终想要选择的,因为很多人都想要自己的房子能够更加完善

  日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的《青岛市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市未来几年住房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人们的想象提供了一种答案。

  毋庸置疑,未来的住房更加宜居,住房功能更加完备,居住环境更加优化,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居住品质明显提升。

  房子“会呼吸”,冬暖夏凉;小区道路像“海绵”,雨天走路不湿鞋;房子内部越来越智能,居住体验越来越好……再过两三年,这些畅想或许都将变成现实。

  按照《规划》,我市将全面推行住房绿色建筑标准规范,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从源头抓起,将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指标要求纳入土地招拍挂和出让条件,提升新建住房能效水平。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应用绿色建材等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积极推动住宅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智慧住宅建设,为住户提供智能化居住体验。充分考虑交通、服务设施承载力及居住环境舒适性的要求,合理控制居住区规模、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增强居住区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创造人文的、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严控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建筑风格等,打造与环境相适宜并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

  《规划》提出,结合青岛市实际,研究制定绿色生态区指标体系,新城区建设通过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标,落实绿色生态要求,推动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按照“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目标,高标准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康养等设施。

  2022年前,基本构建形成服务便捷的“5-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营造兼具环境友好、设施充沛、活力多元等特征的社区生活。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