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行业

济南中心:在“想缴”“能住”上做文章

时间:2024-02-0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缴存有补贴,还能线上领取;与租房平台签约后,租房零押金、租金可月付……“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能享受普通缴存者的待遇,还有上述专属优惠,帮助我们解决住房问题,这对我们很有吸引力。”山东省济南市一位灵活就业人员说。

  2023年获批全国第二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后,济南市制定并实施试点方案,畅通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渠道,满足这类群体住房需求,以增量改革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容。

  开展前期调研论证

  “在2021年,我们就启动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缴存试点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济南住房公积金中心(以下简称“济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中心结合当地灵活就业人员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现状,组织了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面对面访谈,为试点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随后的一年内,济南中心赴重庆等3个第一批试点城市实地调研,与广州等3个第一批试点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进行线上交流,还积极协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开展前期论证,进一步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方案。

  量身定制惠民举措

  “我们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针对这类群体的个性化缴存需求和住房诉求,量身定制了惠民举措。”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行专属缴存补贴,让灵活就业人员“想缴”。正常缴存并存储一年给予利率补贴;联合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青春聚济 筑梦泉城”实施办法》,为符合条件的留济高校应届毕业生发放住房公积金缴存补贴(首次缴存补贴300元/人,留济缴存补贴1200元/人)和单笔贷款可在实际可贷金额基础上增加最高20万元的贷款额度支持。

  为进一步激发缴存积极性,济南中心还联合商业银行推出增值服务,结合灵活就业人员在创业、购房安居、消费、培训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金融需求,由商业银行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新就业形态发展。

  此外,济南中心将探索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制度跨区域融合,依托住房公积金数字黄河链,推进缴存政策贯通融合、求同存异,实现互认通缴、资金融通,助力黄河流域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发展。

  打造租房服务体系,让灵活就业人员“能住”。优化租房提取政策,简化租房提取材料,优化租房提取流程,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打造集租赁房源汇聚、优惠定制、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住房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租房一件事”服务场景,构建多主体参与、多部门协同的服务体系。场景汇聚了租赁机构优质可信的房源信息,为缴存人提供可观的租金优惠,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并实现“零材料、零时限”办理。

  济南中心还通过加强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范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管理等措施,防控流动性风险,确保有稳定资金支持灵活就业人员住房消费。

  多措并举推进实施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后,我们细化举措,结合租房提取、数字化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方案落地实施。”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济南中心聚焦目标群体,深入研究试点目标人群,精准画像,将餐饮、建筑、家政服务等作为重点拓展行业。充分挖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目标客户需求,对合作开发商、保险公司等重点客群开展地毯式营销,利用智能外呼大数据分析,锁定目标客群,进行精准触达。

  发挥受委托银行积极性。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对受委托银行的考核指标体系,每天通报工作进展,每周召开专题会议,形成扩面合力。

  创新数字化服务。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特点和业务办理需求,济南中心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开户业务网办率达99.6%,开通数字人民币、代扣等多种支付方式,打造灵活就业人员专属精准服务产品,提高制度吸引力。

  截至目前,济南已有32908名灵活就业人员开通住房公积金账户,实缴金额超过1802.88万元,超过年底计划进度,试点稳步推进。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02.01记者邱修海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402/20240201_77652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