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调研

新疆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

时间:2024-05-21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把握优势、乘势而为,做强做优做大。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精髓和实践逻辑,抢抓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历史机遇,奋力塑造新疆装备制造业新优势,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产业基础。

  一、新疆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新疆积极承接重大装备制造产业转移,相继引进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高端纺机、汽车、工程及矿山机械、高端农机、工业特种机器人等重点项目落地,初步形成以新能源装备、输变电装备为特色优势,汽车、农牧机械、工程机械、石油石化装备、重型矿山机械等为主的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装备制造体系,为建设面向中西南亚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基础,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市已形成超(特)高压装备、风力发电装备、汽车制造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以新疆特变电工、新疆金风科技等为龙头引领的装备链主企业发展势头向好,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特)高压输电、直流输电等输变电装备研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业集聚效益初显,促进新疆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2022年,新疆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4家,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中,新疆特变电工、新疆金风科技分别排名第6位、第10位。输变电装备形成以变压器、电线电缆、高中低压开关柜为主的输变电装备产业链,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昌吉、伊犁。2022年,生产变压器约7500万千伏安,同比增长近30%。新能源装备形成以塔筒、底座、机舱罩、叶片等零部件为一体的风电装备产业链,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昌吉、哈密地区,整机产能1000千瓦。风电装备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全球风电市场排名第二。农牧机械装备主要以生产棉花、玉米、番茄、辣椒等农作物机械为主,棉花覆膜精量播种、动力驱动耙、节水滴灌等特色农机产品在全国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基本形成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阿克苏为主的农牧机械制造格局。2022年生产农业机械2万多台,新疆高端采棉机生产规模达到1000台以上,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汽车制造以整车装配为主,均为国内汽车大企业、大集团在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设立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目前,建成整车产能近10万辆。2023年,乌鲁木齐经开区与楚胜汽车、湖北美标康盛动力等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加快推进罐车制造、农牧机械、汽车零配件等产业落地,进一步推动汽车制造业的补链强链。

  但我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是产业协作生产配套能力弱,新疆市场需求的石油石化、煤矿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制造产业的关键零配件和基础配套工艺本地生产能力低。二是创新能力不足,除了金凤科技和特变电工等龙头企业,其他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不足。三是开拓周边国家市场能力有限,缺乏具有带动龙头企业,受制于对方国家经济政治不稳定以及企业自身缺乏国际经验等原因影响,企业“走出去”数量较少。四是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缺乏专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普通的技术工人,制约着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疆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推进重点产业发展

  着力构建特色优势突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度高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体系。高端输变电装备重点推进特高压关键核心部件国产化研发实现突破,保持我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装备大力研发风电机组成套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积极推进新型高效光伏发电装备研制,研制一体化集装箱式储能电源产品,研发热电、风电、氢能、光电、抽水蓄能等新型绿色能源装备。农业机械装备开展大型高端农业装备、节水农业装备、智能农业机器人、智能采摘、清洗、分拣装备、农业无人机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大力发展面向中亚国家市场需求的农机装备。汽车制造大力发展罐车制造、农牧机械、汽车零配件等制造,建立面向中亚等周边国家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维修基地。石油煤炭化工装备。重点推进石油勘探开采、管道输送、储存运输等装备研制开发和产品迭代升级,研发生产大型不锈钢压力容器、换热类压力容器、重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反应釜及非标设备等煤化工装备。工程机械产业重点发展煤炭等矿山装备以及智能化成套设备、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引导产业发展做大。

  (二)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深入推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稳链”,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完善装备制造产业链配套体系,推动创新要素骨干以及配套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将重点打造以乌昌地区为基础的先进装备研发与制造中心,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喀什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向西出口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型农牧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哈密市、克拉玛依市、巴州、阿克苏地区能源化工装备和协作配套基础制造基地,努力构建特色鲜明、配套有力、竞争力强的产业链、供应链集聚区。

  (三)提高创新能力

  推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探索“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新模式,打造集研发、中试、产业化、工程化于一体的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建设、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包干制”等制度,填补国内区内空白的关键产品技术。

  (四)促进数字化绿色化

  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促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开展装备数字化应用场景示范。推进绿色化发展,创建绿色工厂,建立行业绿色生产标准,全面推进生产制造绿色化建设。

  (五)深化开放合作

  主动承接内地装备制造业梯度转移,积极引进培育农业机械、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等产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俄罗斯、中亚、蒙古、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优势产业,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加强对行业领军企业的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模式,做好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支持援疆省市、疆内优势企业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飞地园区”。

  (六)加强政策引导扶持

  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突出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及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机械工程学会和专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数据统计、调研分析、成果评价、技术指导、标准培训能力。加强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建立产业引导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培育人才,加大创新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靶向”弥补产业技术短板。鼓励支持企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共同开展专业化人才培训,大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撰稿人:李雪梅)

   


  牟晓英

  

  

  经济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xjdrc.xinjiang.gov.cn/xjfgw/hgjj/202309/0f2fb2506bfc4e6a843e9cd8531612b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