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标准

[龙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之龙岩市依法惩治和预防民企内部人员职务犯罪 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时间:2024-06-28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随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省发改委(省营商办)收集发布2024年首批35项具有代表性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这些改革创新举措紧盯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聚焦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法治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及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涉改革“深水区”、精准把握“关键点”。营商环境改革由局部性、尝试性的探索与突破,转向系统性的集成和多维度的深化,典型经验做法呈现出跨部门协同的显著特点,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典型案例

  龙岩市依法惩治和

  预防民企内部人员职务犯罪

  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背景情况

  民营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受贿等侵害企业利益问题,不仅影响企业发展,也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龙岩市以涉企办案中心为依托,依法惩治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职务犯罪,延伸职能促进民营企业健全内部反腐机制,帮助民营企业去疴除弊、完善内部治理。

  主要做法

  (一)加强部门联动,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一方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上下联动,一体办案。龙岩市检察院推动建立检察环节涉企刑事案件统一管理机制,成立涉企案件办理中心,指导各基层检察院办理涉企案件。另一方面,加强纵向沟通协作。发挥诉前主导作用,用好引导取证、退回补充侦查、自行侦查等措施,加强对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的引导。密切公检协作,强化证据收集梳理,对涉及阴阳合同、冒领配额、票货分离、夹带私货等隐蔽性强的证据,以及境外证据的收集,注重从证人证言入手,比对公司账目与市场行情差异,形成完整证据锁链,精准认定犯罪数额,实现有效打击。

  (二)灵活运用政策,强化追赃挽损成效。坚持追赃挽损与履职办案相结合,调整办案思维,灵活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督促引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退赃退赔,帮助被害企业挽回损失。注重依法提出财产刑方面的量刑建议,加大对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依法保护被害企业合法权益。新罗区院审查起诉某民营企业高管职务侵占案,对协助追缴赃款的嫌疑人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对全额退赃退赔的嫌疑人从宽从轻提出量刑建议,成功冻结嫌疑人87个基金股票账户、31处房产、6000余万元现金赃款,扣押关联账户近600个,最大限度挽回被害公司损失。

  (三)延伸检察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摒弃就案办案思想,延伸办案触角,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发展。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内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发检察建议促进源头治理,帮助企业找准症结,堵住资金安全漏洞,消除隐患。开展法治服务进民营企业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内部员工法治教育,对人财物和基建、采购、销售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实施财务审核、检查、审计,及时发现和预防违法犯罪问题。加强检企沟通,联合工商联开展“检护民企·共襄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典型案例讲解、观看专题片等形式,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加强合规建设,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取得成效

  通过办案一体化机制,2023年以来,龙岩市检察机关共审查起诉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8件20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原文链接:http://fgw.fujian.gov.cn/zwgk/xwdt/sxdt/202406/t20240624_647285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