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数据

海北:把握省级资金争取主动 厚植工业经济发展动能

时间:2024-09-15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撬动和引导作用,推动我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特色产业释放潜能、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北州工信系统始终将工业经济发展置于“243”发展布局和“五个海北”建筑坐标系,紧抓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省级政策性扶持资金机遇,以稳增长、促项目、抓投资、提服务为切入点,增强资金争取主动性,大力推进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扎实做好省级工业专项扶持资金申报工作,着力缓解企业压力、激发企业活力、破解发展难题,保障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助推海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已成功申报24个企业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共计661万元,同比增长101.5%,申报成功率为89%,提前超额完成了当年新争取项目资金目标任务。此外,伊源乳业、百里花海分别被认定为青海省第七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青海省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引领全州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头雁”。

  精准靠前谋划,定点立靶,增强优质项目牵引力。坚持吃透上级政策、摸清企业现状,深入研究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的7个扶持领域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10个支持重点,找准省级政策与我州实际的结合点,建立企业项目储备库、优质中小企业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三库”管理机制,强化项目前期管理,为提升后期项目申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立足超前谋划,依托工业企业投资备案项目,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通过征集筛选、调研分析等方式,梳理建立企业拟完成建设项目储备库,加强申报项目谋划储备,增强储备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从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六方面综合评估建立以夏华、鲁援饲料为代表的优质中小企业库,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能力四类十三个方面综合评估建立以伊源乳业、百里花海为代表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强化分类指导和精细管理,打造逐级储备、逐级培育的发展格局,促进优质企业争强创优,蕴蓄形成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精心入企宣传,定向切脉,增强政策引导驱动力。统筹强化“线上+线下”政策宣传双轨并行,广泛宣传省级专项资金相关政策,提高工业企业政策知晓率和申报积极性。结合常态化助企暖企工作,在资金申报期间局负责同志多次赴各县开展入企调研活动,通过实地深入调研及时把助企纾困政策送到企业身边,让“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有效打破政策信息壁垒,全面解决企业对政策理解不对等、不深入问题。宣传人员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详细讲解支持范围、申报条件、申报流程等业务内容,帮助企业谋划、储备项目,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以“面对面访、心交心讲、实打实问”的方式,切实做到“察实情、听企声、谋良策”。充分利用“海北州中小企业政策服务群”、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零延迟”发布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定期转载《青海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实施细则》,通俗解读省级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标准、认定流程等,指导企业做好申报准备工作。

  精细主动服务,定策提质,增强优势领域竞争力。海北州工信系统始终把资金争取作为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资金申报期间局主要负责同志逐企亲自动员,分管负责同志逐月入企走访,具体负责人员逐项跟踪推进,用心用情用力为企服务、为企争策、为企解难,有效保障了各级各类惠企政策落实落地。紧扣政策导向,帮助企业挖掘项目申报亮点,突出项目申报优势,着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在逐一把关“线下、线上”申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往年经验成果,固化问题反馈机制,健全资料审核问题清单,明确指出申请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北润无法按期提供专项审计报告、伊源乳业未开展数字化水平官方免费自评、一品公司资料装订不符合申报要求等具体问题,积极给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精细服务及解决策略,提升申报材料规范性、准确性,力争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资金申报期间有效反馈、解决了申报企业的77条资料审核问题,实打实为企业通了“堵点”、解了“难点”、消了“痛点”。

  在全州奋力打好打赢工业经济“翻身仗”的关键时期,省级专项扶持政策的效能释放,犹如一剂“强心针”,为我州工业企业注入了满满信心、强劲动力。下一步,海北州工信系统将紧紧围绕加快构建“243”发展布局总体要求,结合工业发展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向上加大汇报对接力度,向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准确把握政策方向,加强引导服务、政策服务、协调服务,大力争取各级各类奖励扶持资金,提振发展信心,厚植发展动能,让政策资金转化为支持海北工业发展的真金白银,助推我州工业经济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409/t20240914_877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