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数据

产业“求贤若渴” 人才“精准匹配”——格尔木市全力打造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新格局

时间:2024-09-25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格尔木市依托产业链构建人才链、以人才链托举产业链,打造“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新格局,着力推动人才资源优势向产业发展优势加快转化,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74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703名,占49.51%;农牧区实用人才170名,占2.27%;技能人才2088名,占27.9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383名,占18.49%;社会工作人才135名,占1.81%。

  构筑“重才”平台。制发《关于落实〈海西州建设产业人才集聚区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任务分工方案》《格尔木市鼓励引进培养人才30条措施》,量化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特色农牧业、教育教学、卫生健康等领域产业人才集聚区的目标任务,聚焦工信、农牧、教育、卫健等人才需求实际,组建专家评审团,评审出市级引进和培养人才共79名,团队7个,以政策创新激发人才发展“一池活水”。

  借力“引才”平台。实施“柔性+直接”相结合的引才计划,采取“人才+产业”“人才+项目”模式,强化盐湖资源、新能源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重点开展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引进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15名,人才项目洽谈会柔性引进农牧业人才12名,“校园引才”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9名。成功与北京化工大学、重庆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及院士团队签约人才项目,制定完善配套制度36项,成立课题攻关组100余个,重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18名,通过“专班攻关”“导师带徒”等方式,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1个。

  搭建“育才”平台。认真落实职称评审政策,积极开展基层“双定向”职称评审工作,通过精准“滴灌”、精心“施肥”,培训本土专技人才、企业技能人才5086人,现全市教育、工程、农牧、林业等系列207名专业技术人才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以海西州“四名”人才工作室为载体,搭建全市优秀后备人才成长孵化器,通过主题式研究活动,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格开展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打造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领域后备人才梯队。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xtdt/202409/t20240923_877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