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工程舆情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工程从业

民企担当看首衡:以优质供应链构筑就业生态圈

时间:2025-09-03 作者: 来源:中国日报网

  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发展和保障就业的核心力量,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以及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首衡集团正是这一群体的优秀代表,企业以食品商贸流通为核心,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冷链物流等八大业务板块,构建了完整的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为其创新就业模式、履行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立足农产品流通行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独特优势,首衡集团以供应链优化为核心抓手,在保障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同时,创新构建多元就业生态。通过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企业不仅实现了优质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更培育了覆盖全链条、多群体的就业新生态。目前,首衡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超过40万人,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能,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关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部署,为民营企业促进就业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市场化样本。

  市场筑基,拓宽百姓就业路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运转催生大量分拣、装卸、短驳运输及网格管理等基础岗位。首衡市场的繁荣更推动周边配套服务业发展,形成多层联动、持续扩大的区域性就业生态。

  目前,首衡高碑店市场入驻商户超8700家,各商户依经营规模雇工,形成可观就业集群。以首衡鑫永旺为例,该商户2019年入驻后,从单一档口扩展至四个档口,员工从最初数人增至百人,涵盖搬运、分拣、销售等基础工种,成为市场带动就业的生动案例。此类岗位包容性强、技能要求宽松,尤其适合乡镇劳动力和中低技能群体实现稳定就业。水果区装卸工姜建民对此深有体会:2018年从北京来到首衡后,他如今月收入稳定在8000元左右,旺季超万元。“多劳多得,生活有了保障。”他不仅在高碑店买房安家,更实现了从务工到定居的转变。

  市场的集聚效应还辐射周边产业和村落,不少周边村民依托市场资源,从务农转向经营服务,发展出民宿、餐馆等新业态。90后创业者王少阳从3人搬运队起步,逐步发展为百人团队,还延伸经营餐馆与民宿,帮助半数保定籍员工实现稳定就业、安家置业,人均年收入超8万元。仅首衡清苑市场运营一年多,就带动10余个配套产业落地发展,创造3万余个就业岗位,显著提升区域整体就业质量。

  供应链赋能,助推商户就业扩容

  首衡集团通过优化供应链体系,多维度提升商户经营能力与抗风险水平,为其规模扩张和稳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商户实力的增强,就业吸纳能力也同步提升,间接带动了就业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

  首衡在上游环节组织产销对接活动,带领商户深入产区,降低采购成本;在中游环节,首衡通过多元举措为商户赋能:搭建银企对接桥梁、优化场内物流与仓储资源配置、实施标准化管理与质量管控体系、组织经营培训与行业交流活动等;在下游协助拓宽销售渠道,对接多类客户,增强经营稳定性。“孙蜜”品牌的成长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2020年迁入首衡时年销量为700吨,在集团全方位支持下,目前档口数量已扩展至15个,年销量突破1万吨,五年间增长超过15倍。员工从数人增至300余人,并引进大量专业人才,实现从传统批发向现代化经营的转型。

  此外,首衡构建的“集配”平台,有效解决了中小商户规模小、采购难、成本高、品控弱等痛点。该平台通过集约化采购和干线物流配送,为分散的小超市、夫妻店等终端商户提供一站式产地直采和配送服务,相当于将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搬”到了商户家门口。自2023年3月运营以来,平台已覆盖300多个城市仓,服务200多座城市的创业者,显著降低了中小商户的创业和经营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增强了就业的灵活性与包容性。

  延伸产业链生态,拓展就业新空间

  首衡集团充分发挥供应链核心优势,积极吸引食品加工、物流、电商等关联产业在市场周边集聚,构建起体系完整、协同高效的国家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这一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显著增强了区域就业承载力,推动就业结构从单一市场岗位向多元产业链岗位跨越。

  在食品加工板块,首衡已形成覆盖果蔬分拣、净菜加工、休闲食品、中央厨房及预制菜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体系,成功引进“双汇”“福海华康”“良之隆”等知名企业,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创造了大量食品加工和技术岗位。

  物流板块建设同样取得显著成效。首衡打造的专业生鲜物流平台,已与1.5万台社会车辆、20家物流承运商建立稳定合作,开通20条零担专线,构建起辐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物流网络。该平台提供七大核心产品与服务,带动了包括司机、调度员、货代在内的大量岗位就业。

  在产业链协同发展过程中,首衡创新推行“市场+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标准化种植、订单农业等方式,将产业链延伸至田间地头。这一模式已辐射带动全国2000多个县近600万亩基地,种植大户张国富的500亩基地与首衡合作后,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还带动十余名村民实现季节性用工,显著提升了亩均效益,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通过产业链的持续延伸和价值提升,首衡成功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就业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布局数字新业态,培育高质量就业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首衡集团通过布局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算力服务等数字新业态,积极培育高技术含量的新兴岗位,为高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选择。集团依托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数据资源,正在高碑店建设全国首个农业高质量数据集,创造了农业数据标注师、大数据分析师、AI算法工程师等新兴职业。

  首衡科技旗下的有云智算联席董事长江琦正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作为80后高端人才,他近日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唯一来自企业界的代表。江琦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和高校教职,曾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为AI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他的专业成就,体现了首衡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和培养能力。

  目前,首衡多板块已吸引了一批高校毕业生的加入,他们在数据标注、系统开发、算法优化等岗位上发挥专业特长,为农产品供应链升级注入科技动力,实现了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产业赋能就业,民企彰显担当

  首衡就业新模式的成功,源于对国家政策、行业趋势与企业资源的有机融合。通过持续做大全产业链“蛋糕”,自然形成就业“蓄水池”,为市场提供了可持续的稳就业解决方案。曾经的“农民”“留守人员”“外出务工者”,如今以崭新身份活跃于经济一线——他们是操作分拣设备的“产业工人”,经营有方的“老板商户”,链接产销的“产业链经营者”,或是周边衍生的“服务业业主”。

  作为民营企业的重要代表,首衡集团以产业为根基、以就业为桥梁,用实际行动践行“保就业、惠民生”的社会责任,彰显出龙头企业的时代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在带动群众就业中实现价值,在推动产业升级中谋求发展,为民营经济助力稳就业、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环保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工程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工程舆情网 gongchengyq.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22876号-54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北京中农兴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院